关于二附

北京师范大学
第二附属中学历史沿革

1950年代

1953年9月

我校前身北京市第四十六中学建校,借址火神庙小学(今德外大街16号)办学

1954年1月

校址迁入新外大街12号(现址)
举办首届学生运动会

1956年7月

招收首届高中学生,成为完中

1959年

进行“九年一贯制”学制改革实验,并成为北师大实验学校

1960年代

1960年初

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1963年7月

经教育部批准,创办文科实验班

1965年7月

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理科实验班,进行高中文理分科改革实验,提出“双高”人才培养设想

1969年

开始国际交流,为北京市对外开放最早的中学

1970年代

1970年代

坚持对外开放,与日本、美国等教育同行保持交流

1971年

恢复高中招生(文革期间暂停),学制两年

1979年

经北京市教育部门批准,我校成为首批北京市重点中学

1980年代

1983年

承担教育部“五四”学制改革试验
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1987年7月

召开首届一次教代会
召开首届学生代表大会

1989年

开办初中数学实验班

1990年代

1993年9月

庆祝建校四十周年

1994年

“海外学年”(SYA)中国项目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落地我校

1995年

恢复高中文科实验班招生

1997年

创办“北京市三帆中学”,开展办学体制改革实验

1998年

设立“三帆奖”
提出 “三兼优一发展”培养目标

2000年代

2002年

被认定为首批“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3年

庆祝建校五十周年,
主题:教育创新五十载,继往开来育英才

2004年

确立“有效教学”理念

2007年

创建 “6+1+1课程体系”,成为“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和实验样本校”
新加坡华侨中学在我校建立“卫星校园”开展双文化交流

2008年

国际部校区建成并开始招生

2010年以来

2012年

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

2013年

庆祝建校60周年,主题“人文自主彰特色 传承创新育英才”
凝练出以“人文•自主”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开展项目课程、数字化课程、舞蹈课程等教学实践

2014年

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访问我校
创办北京师大二附中未来科技城学校

2015年

裕中中学并入三帆中学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西城实验学校
发起并组织全国中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高端论坛

2018年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构建与实施”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普通高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开发与教学变革”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9年

形成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开展“深度学习”的探索
创办北师大二附中海淀学校;承办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
承办北京市教育两委“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动

2022年

全国首批“英才计划”中学培养基地校

2023年

庆祝建校70周年
主题“人文自主赓七秩 二附一心向未来”

“还舞于人,以舞育人:全员全程的高中舞蹈课程群建设”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