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至7月教育科研工作简报
1.我校举办2025年科研论坛活动
6月17日下午,我校2025年科研论坛活动在300座举行。为深化教师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探索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的应用与发展,学校特邀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黄华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的应用现状与展望》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李建文副校长主持,全体教职员工参会。
黄华教授从“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应用现状”和“总结与展望”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中的落地应用以及未来展望,为在场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启发的思想盛宴。黄华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正以“减负增效”工具形式加速渗透基础教育的各关键环节,展现出显著的赋能潜力,但其应用尚未形成颠覆性或系统性变革;教师是教育智能化的核心执行者,其AI素养水平决定技术落地效果,需要通过构建常态化、专业化培训机制,系统提升教师人工智能认知与应用能力,夯实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能力基础;同时,他提醒要重视数据隐私与伦理治理。
李建文副校长在总结中表示,教育与智能相向而行,人工智能将全面融入教育,老师们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技术变革。本次的专家讲座主题与学校即将举办的第四届教育教学学术年会主题相契合,希望借助这次培训活动,能进一步打开我们的视野,对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的融合有更深刻的理解。
2.外语组科研专著《高中英语短篇小说阅读教学设计》正式出版发行
5月,由我校外语组王健老师主编,曹连洋、陈欣言、董海丽、刘力菀、孟莹、汤洁、张倩、郑津和郑颖等老师参编的科研专著《高中英语短篇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书是我校一线教师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成果精心打造的短篇小说阅读教学课例集。书中课例均来自王健老师及其团队的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取向的高中英语短篇小说教学课例研究”的实践研究成果,该课题于2020年9月立项,2024年1月顺利结题,结题鉴定为“优秀”。
本书精选19篇经典英语短篇小说,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明晰的教学目标、细致的教学过程和实用的课堂学案,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闭环,促进学生“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发展,为一线教师开展英语短篇小说阅读教学提供了宝贵资源,也为学科育人方式变革注入了新思路。
本书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程晓堂教授、北京教育学院张金秀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英语教研员陈新忠老师等多位英语教育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
3.15篇论文在第28届西城区教育学会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
在第28届(2025年)西城区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评比中,我校有15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7篇。
奖项 | 论文题目 | 作者 |
一等奖 | 高中语文诗歌隐喻解读教学探论 | 王广杰 |
一等奖 | 戏剧单元任务进阶教学策略探索-—— 以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为例 | 奚畔 |
一等奖 | 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难点与应对策略 | 王健 |
二等奖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程资源”:认知困境与核心观念 | 尹芳 |
二等奖 | 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高中英语小说阅读教学 | 于欧阳 |
二等奖 |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经典史学论著研读》课程为例 | 周云 |
二等奖 |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学习中系统化微课的设计策略 | 王析多 |
二等奖 | 初中中长跑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设计原则与实施策略 | 周爽 |
三等奖 |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研究 | 刘金花 |
三等奖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短篇小说阅读教学 | 郑津 |
三等奖 | 高中英语教学创新实践: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 | 孟莹 |
三等奖 | 形成性评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张瑜 |
三等奖 |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践“教-学-评”一体化的探索 | 宿雅婷 |
三等奖 | 通用技术项目式学习中的评价设计——以《台灯设计与制作》项目为例 | 张北一 |
三等奖 | 让学习自由——脑科学的启示 | 苏永铭 |
4.我校顺利完成2025年西城教育科研月学校场次活动方案的答辩工作
6月17日,学校负责教育科研工作的程海容主任参加了在西城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2025年西城教育科研月学校场次活动方案答辩。程主任从活动主题、申报类别、研究基础、活动设计、活动组织等方面介绍了我校拟承办的科研月活动方案。本次科研月活动的主题暂定为“构建‘艺术+’美育课程 探索美育新模式”。会后,参考专家的建议,对活动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2025年西城教育科研月预计在11月份举办。
(1)2023年度北京市一体化德育重点关注课题顺利结题
5月,王丽老师负责的2023年度北京市一体化德育重点关注课题《学生理解的小道理和思政大道理相统一的高中案例研究》顺利结题,鉴定为优秀。
(2)2025年度北京市一体化德育课题申报
6月,组织老师们参加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2025年度一体化课题的申报工作。1项重点课题完成申报。
6.西城教育微研究团队
我校推荐张北一教师参加西城区教育学会组织的2025-2026学年度“西城教育微研究”团队,并于7月4日下午参加了线上启动会。
7.何杰老师名师工作室组织教师参加专题研讨活动
7月,工作室成员何杰、王硕、孙效敏老师将参加由陕西师范大学在珠海主办的“第二届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暨教科研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获主题报告与公开课点评机会。
8.组织教师参加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成果征集与展示活动
组织我校初高中教师申报了6项成果,包括5项创新成果和1项科学教育成果。本届教博会将于2 0 2 5年 11 月 15 日至 17 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国际会展中心进行。本届教博会拟以“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年度主题,将通过展览展示、成果发布、论坛路演三大板块聚焦八大教育热点,为教育创新成果提供国家级展示与转化平台。
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二附科研”专栏以及校园网“教育科研”下的“科研成果”专栏,及时宣传老师们已经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6月推送了高中部教师的2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