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教育科研工作简报
1.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课题申报工作
3月—4月,组织老师们参加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课题的申报工作。经过校评和区级初评,共有9个课题完成申报工作,包括1个一般课题、1个校本研究专项课题,3个重点课题和4个青年专项课题。
2.中国教育学会2024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会
4月18日上午,在初中部举行了中国教育学会2024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开题会。中国教育学会整改委副秘书长北京师大二附中王华校长、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学会秘书长杜志勇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王醒策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李倩副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牛楠森副研究员作为专家参加了本次开题会。初中部教科研负责人田春华主任担任开题论证会主持人,高中部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程海容主任和符永兰老师参加了本次开题会。本次开题的五个课题围绕学科融合、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课程统整、思维评价以及语文思辨能力提升等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展开研究。
汇报顺序如下: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负责人 |
1 |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相关学科融合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 邢晓明 |
2 | 沉浸交互式技术支持下的艺术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 陈苏君 |
3 | 五育融合视域下初中学校课程统整的实践创新研究 | 殷寒君 |
4 |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 王小燕 |
5 | 初中语文思辨能力学习进阶的建构与应用 | 易晓丹 |
5个课题负责人按顺序依次从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及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研究步骤及分工、预期成果等方面做了具体陈述。专家们对每个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们对每个课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从研究目标、内容设定到技术路线规划等,均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此次开题论证会的成功举办,为课题组教师指明了研究方向,明确了研究路径与方法,使他们能够更精准地聚焦研究问题,并探寻出更有效的研究成果呈现方式。至此,我校初高中部立项的13个中国教育学会2024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顺利完成开题工作。
3.2篇优秀案例在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中小学教育评价实践案例评比中获一等奖
奖项 | 教师 | 案例题目 |
一等奖 | 王广杰 | 高中语文写作形成性评价案例 |
一等奖 | 张瑜 | 形成性评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二附科研”专栏以及校园网“教育科研”下的“科研成果”专栏,及时宣传老师们已经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4月推送了初高中部教师的3篇论文:
①杨丽君老师的《数据驱动教学决策——以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为例》;
②王广杰老师的《深剖词源理据,细赏汉字意蕴》;
③冯丹丹老师的《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跨学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光的痕迹>为例》。
5.组织我校教师参加西城区教育系统2025年“揭榜挂帅”大调研活动
西城区在教育系统内开展2025年“揭榜挂帅”大调研活动,旨在进一步发挥调查研究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作用,引导全系统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十五五”规划编制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调研,推动建设西城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我校教师围绕“推进西城区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关于优化集团校内贯通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与模式创新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有效模式与策略研究”等选题,采取“揭榜选题”“自主选题”和“同题共答”等方式开展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