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教学工作简报

一、新学期各类选修课程开选课,社团活动启新程

3月份,综合实践活动类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相继开启,学科拓展类、科技创新类、体育艺术类、语言文化类、社会科学类等50多门选修课程30多个社团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成长平台,充分彰显了我校“人文、自主”的育人特色和教育理念,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架设起自主发展的平台。

二、面向全体教师开展教学学习活动

3月12日,我校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了教学学习活动,相红英副校长介绍了我校课程创新实验项目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实施办法。该计划旨在通过课程创新撬动教育改革,以课程为新载体,深入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是我校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新要求的创新举措。未来,集团将基于各成员校已有基础,发挥互补优势,集成集团课程和教师资源,构建跨越学段、校区界限的课程供给体系,以多种创新途径推动课创计划的实施。

三、教师发展中心开展青年教师活动

3月份,教师发展中心开展了两次青年教师活动,入职三年及以内的青年教师共同参加。3月7日,开展了座谈活动,教学处于海飞主任对上学期青年教师系列活动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反馈,提出“教育教学科研一体化”的进阶培养目标,为新教师发展精准导航。活动中,王华校长为北京市中小学新任教师第八届“启航杯”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四位教师颁发了获奖证书。

3月28日,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工作坊活动,活动以“我的第一堂公开课”为主题,由沈洁心、汤洁、王雨晴、王东宁等四位在北京市第八届“启航杯”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的老师分享自身经验和感悟。

本学期青年教师系列活动将以教育教学科研三大主题为中心,采用工作坊的形式展开,分享成长故事和教学反思,探索智能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围绕教育名著开展读书交流,共研教育智慧。活动以“自主参与、团队共创”为特色,旨在激发新教师的内生动力,学校也将持续搭建多元平台,助力新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沃土上扎根成长。

四、召开教研组长会,重点推进本学期教学研究活动

   3月份召开两次教研组长例会,重点对本学期“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方案进行解读,对各教研组的推进落实工作进行布置和安排。本次活动旨在探索促进学生思考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策略,将聚焦学科教学中的重点问题,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活动将分阶段进行,包括问题整理与聚焦、解决路径研究、学科教学总结及论坛等环节。此举旨在推进学校“新有效教学”理念的落地,优化理论体系。学校期待通过此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五、我校多项成果在“西城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

3月份,西城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结果揭晓,我校申报的7项成果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涵盖学校课程建设成果、校本课程建设成果、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成果、国家课程创造性实施成果等多个类别。此次评选展现了我校践行"五育并举"、深化特色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彰显了教师团队教研融合的扎实成效。学校将持续推进课程改革,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六、我校邀请专家研讨航空航天实验班课程建设

3月11日,我校召开航空航天实验班课程建设研讨会,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天权紫微公司教学专家开展座谈交流,共同为实验班建设注入专业智慧与创新动能。各位专家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诸多富有创新性的课程开发建议,为拔尖创新学生打造贯通培养与大学先修的紧密衔接。未来,我校将继续不断探索和完善航空航天实验班的课程建设,健全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发展之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做好科学的指引。

七、数字支持中心组织AIGC专题研讨会

3月28日上午,数字支持中心组织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专题研讨会,会上围绕AIGC的技术发展、应用场景及未来趋势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促进AIGC技术的创新应用与规范发展。

八、北京理工大学招办来访座谈,深化交流合作,加强资源共享 

3月份,北京理工大学招办来访,与我校开展了座谈交流活动,同时授予我校“优质生源基地”称号。在交流中,北京理工大学招办负责老师介绍了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培养特色,我校表达了在课程共建、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求。未来我校将进一步加强与大学的双向交流,促进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有机衔接,探索更多合作育人的新路径,通过生源基础与专业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九、高考英语听说测试工作顺利完成

3月15日,完成了2025年高考第二次英语听说机考组考工作,认真制定考试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各项考务要求,高质量保障考试的顺利实施。 

十、科技节筹备工作全面启动

3月份,我校第十八届科技节活动筹备工作全面启动,本届科技节以“智创 致远”为主题,寓意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与人的个性化智慧深度融合,通过智慧运用和创新实践,拥抱时代创意,实现美好未来。

本届科技节精心设计了实验艺术墙、科技谜语、概念发布会、AI创意集市、异想天开挑战赛、头脑运动会、滑翔机挑战赛、筑梦蓝天等多项比赛和参与活动,旨在通过科技节项目的深度参与,锻炼学生在科技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思维与实践技能,掌握扎实的科技知识,形成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的研究品格;引导学生深切感受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变革,从而树立科技兴邦、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十一、我校学生在多项科技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3月28—3月30日,第44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京举办,我校高中部和初中部入围的3项中学生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和专项奖2项的好成绩。

在 “杭航杯”中小学飞行器仿真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航模社同学取得了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2项的优异成绩。

十二、科技研学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本月,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航空航天实验班、项目式学习实验班、航模社团的学生参加了“梦想飞·零距离”2025年北京研学活动,与科技企业精英深度对话交流。此次活动邀请了科技、教育、企业等领域的精英作为“梦想引路人”,为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分享课程和科创实践活动。

活动中,师生走进多个科技先锋企业和高校实验室,包括:国内首个实现卫星全自主研发的头部企业——‌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零重力实验室、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星河动力航天展厅、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改装车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航空科技创新中心、首都师范大学PIE机器人战队‌实验室等。

十三、校舞团开展专场演出活动

3月28日下午,2025校舞团首届青春季专场演出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演出以“青春”为主题,由舞团同学自主策划和筹备,舞蹈老师精心指导,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古典与现代交织、民族与民间交融、活力与典雅共鸣的精彩演出。校舞团作为学校的品牌社团,多年来坚持原创,积累了丰富的作品,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展演活动展现出良好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水平。

我校将以“美育浸润”为指导思想,不断拓宽美育实践渠道,开展常态化、多样性、具有特色的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坚持实践育人,营造浓郁的美育氛围,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培养艺术兴趣和爱好,提升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供稿:教学处 编辑:冯爱婷 审核: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