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月教育科研工作简报

1. 我校举办2024年科研论坛活动

12月10日下午,我校2024年科研论坛活动在300座举行。本次论坛包括中国知网专题培训和校本研修论文表彰两个环节,活动由副校长李建文主持,全体教职员工参会。

学校从2021年开始每年为老师们购买中国知网“基础教育知识服务平台”的服务。在经过多次调研的基础上,本次科研论坛邀请了中国知网北京地区基础教育市场经理刘明政为老师进行“CNKI文献资源赋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专题培训。

刘明政老师从“访问方式及专题服务”“文献资源类型”“检索方法”“文献的规范应用”“学科教学服务”和“查看单一期刊投稿”6个方面介绍了知网“基础教育知识服务平台”的应用价值。他以二附中老师的论文和研究课题为例演示了如何通过知网检索,获得有价值的资料和数据。尤其是利用知网可视化图表辅助科研、利用知网资源提高备课效率的介绍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本次培训的内容很丰富,有待老师们的进一步实践优化。

之后,进入校本研修论文一等奖表彰环节。在今年9月学校组织的第四届校本研修论文评选活动中,共收到高中部146位老师的论文,之后学校聘请校外专家对论文进行了评审。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6篇,二等奖55篇,三等奖46篇和参与奖9篇。本次论坛对一等奖获得者进行了表彰,王华校长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发了证书。

 

2. 3个北京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顺利完成结题工作

(1)艺术组王小莲老师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立项延续课题《核心素养取向的高中诗乐舞跨学科教学行动研究》顺利完成结题工作。

(2)徐书墨老师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立项一般课题《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的中学激励机制研究》顺利完成结题工作。

(3)张健老师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立项一般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设计与案例开发》顺利完成结题工作。

 

3. 13个课题立项为中国教育学会2024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经初审、二审、终审等环节,我校5—6月组织教师申报的13个课题全部成功立项为中国教育学会2024年度教育科研“一般规划课题”。

序号

课题名称

负责人

1

贯通视域下高中创意写作课程开发与学习评价研究

刘睿睿

2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同伴互助学习”模型设计与策略优化研究

王翔

3

高中语文社会情感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广杰

4

学段贯通视角下初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研究

李梨香

5

核心素养导向下提升高中生思辨能力的时评教学实践研究

任萍

6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一体化研究与实践

王健

7

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学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刘力菀

8

“艺术+”跨学科高中美育课程实践研究

陈欢

9

沉浸交互式技术支持下的艺术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陈苏君

10

初中语文思辨能力学习进阶的建构与应用

易晓丹

11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王小燕

12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相关学科融合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邢晓明

13

五育融合视域下初中学校课程统整的实践创新研究

殷寒君

 

4.7个课题立项为2024年度(第三期)“凝智计划”国家高端智库基础教育课题

“凝智计划”国家高端智库基础教育课题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同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联合设立的专项课题,以基础教育学校“有组织科研”为切入点,先行先试,支持学校进行基础教育课题研究,通过“大主题,小切口”的研究策略,助力学校改革创新,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我校11月组织申报的7个课题全部成功立项。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课题类别

1

人工智能技术融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王广杰

重点扶持课题

2

“人工智能+教育”视角下的高中智能型任务写作实践素养发展行动研究

王翔

常规性课题

3

一体化贯通培养课程体系中高中创意写作课程实践研究

刘睿睿

常规性课题

4

初中语文思辨能力学习进阶的建构与应用

易晓丹

常规性课题

5

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改革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樊方园

常规性课题

6

沉浸交互式技术支持下的艺术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陈苏君

常规性课题

7

基于班主任学科资源开展班级建设的策略研究

孙晓红

常规性课题

跨校协同研究

 

5.我校专著《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构建与实施》正式出版发行

由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编著的《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构建与实施》,作为“新时代教育基石”系列丛书,12月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正式出版发行。

在“双减”背景下,探索如何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我校在科学教育领域早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无疑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与开拓者。本书便是对学校多年以来科学教育实践探索经验的详细介绍与总结之作,旨在为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举旗:科技人才培养的二附中使命”,第二章“定向:学校探索与项目式学习的耦合”,这两章主要阐述了学校开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科学教育的背景及学理基础。第三章“落地: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科技课程构建与实施”,第四章“自评: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科技课程评价”,第五章“成效: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科技课程效果”,这三章详细介绍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科技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评价方式及取得的成效。第六章“授渔: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推广”则是对学校多年来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课程建设与推广的经验提炼与反思。

 

6. 名师工作室建设

(1)申敬红名师工作室

申敬红名师工作室以承担的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双减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师行为研究”为抓手,开展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工作室邀请李建文副校长做了题为“教育科研中的行动研究”的专题讲座,助力老师们更规范地展开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

在申敬红老师的指导下,北京市规划办2022年度课题“基于双减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师行为研究”即将进入结题阶段。

12月20日课题组召开了本年度最后一次研讨会,讨论结题阶段的工作,包括子课题报告的阅读分析、结题报告的内容框架、结题报告第一阶段的任务分工等,并定于2025年1月13日召开第二次结题讨论会,进一步推进结题工作。

(2)祖平名师工作室

祖平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积极开展了学习研讨、专家指导、交流分享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了学习新知,汲取营养,携手同行,进步成长的目标。

12月8日,祖平名师工作室邀请了在国家开发银行从事国家产业基金管理和投资工作的邓少骞经济师,他为老师们做了关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成果学习分享的专题讲座《三中全会看中国经济》,带领工作室的老师们深入解读党中央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12月22日上午,祖平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参观了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的历史,是一部见证和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创业史,是一部自主创新、追求卓越、攻坚克难的奋斗史,是一部淡泊名利、不计得失、顽强拼搏的奉献史。

(3)何杰老师名师工作室

在学校整体计划的指引,在市区教研部门的指导下,何杰老师名师工作室有效克服了教学活动繁忙,工学矛盾突出的困难,将工作室活动与市区学校各项活动进行了整合,在实践中实现教学能力提升的目标;积极探索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特别是智慧教育赋能语文教学,工作室成员在智慧教育实践上都有新收获。

11月29日,工作室成员李梨香老师参加参加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同课异构活动,主讲课题《人应当坚持正义》,工作室高中部成员参加。

12月,工作室成员王广杰、任萍与李梨香老师的课题均成功立项为中国教育学会2024年规划课题。

 

7.教师科研成果的宣传

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二附科研”专栏以及校园网教育科研下的科研成果专栏,及时宣传老师们已经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本学期推送了8篇论文:

①籍颖老师的论文《“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螺旋上升”一体化设计研究》

②于欧阳老师的论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希腊神话高中英语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实践研究》

③王颖怡、周云、武虹老师的论文《学生主体的活动设计——以“西方的文官制度”为例》

④申雪、周啸然、张彤老师的论文《用多种类型的情境化学生活动培育核心素养——以“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为例》

⑤矫岩松老师的论文《设计性任务驱动复习课教学——以波的传播特性复习为例》

⑥邢晓明、董素君、刘小荣老师的论文《初中地理、生物、化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以“水与生活”为例》

⑦陈祥梅老师的论文《英语阅读教材中德育内容的多模态分析与教学建议》

⑧方圆圆、全芙君老师的论文《发展科学思维的化学教学与评价——以“航天器中的氢氧燃料电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