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教育科研工作简报
1.我校4项教育教学成果在西城区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奖
根据《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奖励办法》《2024年西城区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组织实施方案》等规定,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委托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了2024年西城区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等环节,我校1 项成果获得西城区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成果获得西城区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成果获得西城区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奖项 | 成果名称 | 成果完成者 |
一等奖 | 武舞立德 艺术传道:中学艺术综合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 陈苏君、毛旻、符永兰、冯丹丹、杨柳、徐一丹 |
二等奖 | “语言-文化-思维”三位一体的高中英语短篇小说课程实践 | 王健、国红延、刘力菀、郑津、郑颖 |
二等奖 | “读写任务”发展高中生写作实践能力的实践探索 | 王翔、尹芳、奚畔、叶一帆 |
三等奖 | “成长四阶”:家校社协同促进心理发展的体系建构 | 杨心玥、刘鹏辉、陈颖、张二羚、郭燕、刘玲 |
2.我校3个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立项课题顺利完成中期检查
(1)2023年度立项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高中学生家长教育焦虑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学习投入的影响:基于家校共育的干预策略研究》完成中期检查
11月20日上午,青年专项课题《 高中学生家长教育焦虑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学习投入的影响:基于家校共育的干预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学生处杨心玥老师在西城区教科院进行了中期汇报。杨老师从课题的研究基本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计划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北京开放大学张祥兰副教授进行了专家点评,充分肯定了该课题的中期报告,并对课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2)2023年度立项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学习进阶”视角下高中生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策略研究》完成中期检查
11月20日下午,一般课题《“学习进阶”视角下高中生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数学组高雪松老师在西城区教科院进行了中期汇报。高老师从课题的研究基本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计划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首都师范大学刘晓玫教授进行了专家点评,充分肯定了该课题的中期报告,并对课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3)2023年度立项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跨学科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完成中期检查
11月21日上午,一般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跨学科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政治组王雨晴老师在西城区教科院进行了中期汇报。王老师从课题的研究基本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计划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李勉副教授进行了专家点评,充分肯定了该课题的中期报告,并对课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中期检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讨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确保课题的研究进度和研究质量。会后,课题负责人结合专家的建议,对中期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并按要求上传到北京市规划办网站。
3.组织完成2024年度“凝智计划”国家高端智库基础教育课题申报工作
11月,学校组织初高中部教师完成了7个“凝智计划”课题的申报工作。“凝智计划”国家高端智库基础教育课题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联合设立的,该计划旨在支持北师大各相关学校开展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助力学校改革创新,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4.我校4个北京市教育学会2023年立项课题完成结题工作
11月,我校4个2023年度立项的北京市教育学会课题《“双新”背景下高中生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高雪松)、《贯通培养视阈下中学传统武术立德课程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毛旻)、《改善家庭教养方式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行动研究》(课题负责人:孟茂)和《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系统构成模型的化学史教育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宋扬)均按计划完成结题工作。
5.举办以“CNKI文献资源赋能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为主题的科研沙龙活动
11月21日下午,“科研沙龙”系列活动六在我校博学楼614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CNKI文献资源赋能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主讲人是中国知网北京地区基础教育市场经理刘明政。 李建文副校长、程海容主任以及初高中部分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知网刘明政经理从“访问方式”“资源类型”“检索方法”“文献的规范应用”“查看单一期刊投稿”和“学科教学服务”6个方面介绍了知网“基础教育知识服务平台”对提高教师课题研究水平和备课效率的积极作用。本次培训的内容很丰富,有待老师们的进一步实践优化。现场参会的老师们针对自己在知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与知网刘经理进行了交流互动。
举办“科研沙龙”的宗旨是“跟踪前沿、交流思想、推动创新”,期待更多教师的参与。
6.举办在研市区课题交流汇报会
11月28日,在博学楼6层大会议室,学校举办了在研市区课题交流汇报会。
会议伊始,李建文副校长简要介绍了学校举办此次市区课题交流汇报会的目的。目的有三,一是跟进课题研究进展,督促课题负责人按照研究周期做好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二是相互交流学习,打造研究共同体;三是了解各课题负责人在研究过程中的困难以及需要学校进一步提供的支持,同时,对各位课题负责人表达感谢之情,老师们积极申报课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为学校成为市区研究型学校样本校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课题交流汇报活动分上下午两场进行。
序号 |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课题类别 | 汇报人 | |
上午场 | 1 | 人工智能赋能学生个性化阅读实践研究 | 王广杰 | 2024年 | 西城区数字教育研究课题 | 王广杰 |
2 | 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高中生语文写作素养的实践研究 | 尹芳 | 2024年 | 西城区数字教育研究课题 | 尹芳 | |
3 | 学生理解的小道理和思政大道理相统一的高中案例研究 | 王丽 | 2023年 | 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重点关注课题 | 姜涛 | |
4 | 核心素养视域下跨学科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 | 王丽 | 2023年 | 北京市规划办一般课题 | 王雨晴 | |
5 | 高中学生家长教育焦虑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学习投入的影响:基于家校共育的干预策略研究 | 杨心玥 | 2023年 | 北京市规划办青年专项课题 | 杨心玥 | |
下午场 | 6 | 运用教育戏剧创设高中语文单元任务情境的研究 | 奚畔 | 2022 | 北京市规划办一般课题 | 奚畔 |
7 | 审美赋能视域下的高中诗画之旅课程构建与实施 | 杨洁 | 2024 | 北京市规划办一般课题 | 杨洁 | |
8 | 基于双减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师行为研究 | 郑颖 | 2022 | 北京市规划办一般课题 | 郑颖 | |
9 | 立足现行部编版语文教材对中学生进行人伦情感教育的行动研究 | 陈立今 | 2023 | 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校本专项课题 | 陈立今 | |
10 | 利用鲁迅作品教学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路径探索 | 陈立今 | 2023 | 中国鲁迅研究会基础教育分会课题 | 陈立今 | |
11 | 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素养的行动研究 | 刘力菀 | 2024 | 北京市数字教育研究一般课题 | 刘力菀 |
参会的课题负责人或核心组成员按顺序进行了课题汇报,每个课题从“课题研究的基本进展”“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研究计划”4个方面进行了汇报,李建文副校长对课题逐一进行了点评,对课题负责人提到的困难进行了积极的回应。此次活动圆满完成。
7.完成第四届校本研修论文评审工作
9月份,学校组织了第四届校本研修论文评选活动,共收到高中部及国际部163位老师的论文,之后学校组织聘请校外专家对论文进行了评审。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8篇(其中高中部36篇,国际部2篇),二等奖62篇(其中高中部55篇,国际部7篇),三等奖54篇(其中高中部46篇,国际部8篇)和四等奖9篇。
8.完成2023-2024学年度教师论文、成果、著作情况的统计工作
类型 | 高中部 | 国际部 |
论文获奖 | 41篇 | 9篇 |
论文发表 | 40篇 | 3篇 |
主编/参编教材/教师配套用书 | 5本 |
9.完成第三届教育教学学术年会文集的组稿工作
为了进一步梳理第三届教育教学学术年会成果,将高中部、国际部和初中部教师在年会上分享交流的论文集结成册。本册文集共收录论文26篇,体现二附人在学科教学、德育研究、学法指导和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学术探索与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