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教育科研工作简报
1、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2023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系统构成模型的化学史教育实践研究》开题会成功召开
11月6日下午,化学组宋扬老师主持的北京市教育学会2023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系统构成模型的化学史教育实践研究》开题会,在我校博学楼五层会议室成功召开。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分党委书记、北京化学会监事长卢忠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杨小敏副教授和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杨梅老师作为评审专家,出席本次开题论证会。
在开题会中,课题负责人宋扬老师从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员分工、预期成果等方面做了具体的介绍,并向专家们汇报了当前已开展的研究。专家们在听取开题汇报后,进行了指导与评价,最后,经专家组讨论和评议,一致通过开题报告。
2、我校2022年度立项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顺利完成中期检查
(1)2022年度立项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基于双减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师行为研究》完成中期检查
11月7日上午,一般课题《基于双减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师行为研究》课题负责人外语组郑颖老师在西城区教科院进行了中期汇报。郑颖老师从课题的研究基本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计划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张华军副教授进行了专家点评,充分肯定了该课题的中期报告,并对课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2)2022年度立项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运用教育戏剧创设高中语文单元任务情境的研究》完成中期检查
11月16日上午,一般课题《运用教育戏剧创设高中语文单元任务情境的研究》课题负责人语文组奚畔老师在西城区教科院进行了中期汇报。奚畔老师从课题的研究基本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计划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首都师范大学师教育学院张汉林教授进行了专家点评,充分肯定了该课题的中期报告,并对课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中期检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讨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确保课题的研究进度和研究质量。
3、人文以继 自主相成——李建文副校长在北京市研究型学校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做学校专题报告
11月16日,2023年北京市研究型学校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本次经验交流会的主题是“追求高质量 构建新格局”,以高质量教育科研体系建设助推学校办学质量整体提升。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邀请,我校李建文副校长在大会上做了主题为《人文以继 自主相成》的学校专题报告。
李建文副校长在专题报告中首先回顾了二附中的科研传统与理念。谈到二附中教科研工作特点时,李建文副校长指出,在人文、自主的理念指引下,二附中形成了激发教师从事研究与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目标理念引领—实践任务驱动—培训交流支撑—评价反馈激励—机制经费保障。在一系列制度机制的支持激励之下,二附中教师教科研工作呈现出课题多、参与面广、质量高、成果丰硕的特征。谈到科研兴校的二附中经验,李建文副校长着重强调三点:构建高质量的校本研修体系;激发自主、关注内驱;全校性科研课题整体推进。
4、我校举办以“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为主题的科研论坛
11月28日下午,我校举办了以“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为主题的科研论坛。为更具有针对性,论坛分四个专场进行。论坛邀请在2022-2023学年度校本研修论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的四位老师分享她们学术论文写作的经验和困惑,并邀请四位学术期刊编辑就论文写作与发表对教师进行专题指导。
在语文、历史、政治、体育、艺术、行政组专场,语文组刘睿睿老师分享了使用solo理论写作论文的心得体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主任编辑、《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主任刘启迪老师从期刊杂志选文和发表的视角为老师们提出建议。
在英语组专场,高丽娟老师分享了在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过程中的收获、体会以及困惑等,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期刊副主编赵东亮老师针对这些困惑给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建议并以一篇论文为例,剖析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在化学、生物、地理组专场,生物组苏子君老师从“从公开课到论文”“心得与收获”“困惑与疑问”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化学教育》专职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朱玉军老师针对老师们的困惑和问题,以优质课例论文的写作为例,帮助老师们了解如何撰写核心期刊所需要的优秀学术论文。
在数学、物理、信息组专场,物理组赵佳音老师从题目的选择、框架的搭建、内容的处理三方面分享了论文的成文经历以及论文撰写中的困惑等。北师大出版集团期刊社《高中数理化》杂志编辑部主任、物理编辑李彦玲老师就赵老师的困惑进行了解答。随后,李老师以《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为题做了专题指导。最后王华校长进行了点评。
本次论坛主题鲜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很好地回答了老师们在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中的困惑,充分发挥了科研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5、我校有14篇论文在2022-2023学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中获“优秀成果奖”
奖项 |
论文题目 |
作者 |
优秀成果 |
北京师大二附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改进》项目研究报告 |
相红英、王华、曹保义 |
优秀成果 |
基于学校社团课程培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研究 |
符永兰、石林 、芦雅男、 钱昊 、张北一 |
优秀成果 |
高中语文单元项目学习的实践探索 |
姚文 |
优秀成果 |
课程视野下的高中英语短篇小说阅读教学探析 |
王健、张金秀 |
优秀成果 |
深度学习背景下教学材料选择的尝试与思考——以高中英语学科为例 |
张晋芳 |
优秀成果 |
运用深度学习理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探索 |
郑颖 |
优秀成果 |
指向听说综合能力提升的高考听说测试专题复习行动研究 |
刘力菀、董海丽 |
优秀成果 |
聚焦思辨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文学教学实践 |
于欧阳 |
优秀成果 |
务实应变,贯通进阶——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三历史课堂实践研究 |
周啸然 |
优秀成果 |
《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思之窗”栏目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
王颖怡 |
优秀成果 |
基于提升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植被》实践课程设计 |
冯伟 |
优秀成果 |
发展科学思维的化学教学与评价——以“航天器中的氢氧燃料电池”为例 |
方圆圆、全芙君 |
优秀成果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校园发展逻辑与供给生态优化 |
罗明勇 |
优秀成果 |
操作演示类微课的制作方法与适用条件研究——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单元为例 |
张北一 |
6、 我校有9篇论文在北京市第十五届“美育”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成果评比中获美育优秀论文奖
奖项 |
类别 |
论文题目 |
作者 |
优秀论文 |
学术探讨类 |
普通高中美育实施路径探析 |
徐书墨 |
优秀论文 |
学术探讨类 |
高中武术课程的“文化立美”改造实践初探 |
毛旻 |
优秀论文 |
教学实践类 |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中语文美育路径探索 |
于歌 |
优秀论文 |
教学实践类 |
让审美化教育与数学教学同行 |
黄悦 |
优秀论文 |
教学实践类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课堂导入中的美育策略 |
孟莹 |
优秀论文 |
教学实践类 |
高中英语阅读审美化教学的实践探索——基于邱德雄英语教学审美模式 |
江李容 |
优秀论文 |
综合实践类 |
利用多样化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的实践探索——浅谈高中英美文学课程美育融入 |
于欧阳 |
优秀论文 |
综合实践类 |
浅谈高中准留学生的“博物馆美育” |
许倩 |
优秀论文 |
综合实践类 |
成为英雄——基于具身体验的中学舞蹈实践 |
陈苏君 |
7、完成2022-2023学年度教师论文、成果、著作情况的统计工作
类型 |
高中部 |
国际部 |
论文获奖 |
36篇 |
9篇 |
论文发表 |
32篇 |
3篇 |
主编/参编 教材/教师配套用书 |
1本 |
|
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
1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