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教育科研工作简报
1、李建文副校长在北京市研究型学校建设研讨活动中做交流发言
6月15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在房山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举办2023年北京市研究型学校建设交流研讨活动,我校李建文副校长应邀做《人文以继 自主相成——北京师大二附中教科研工作交流》交流发言。李建文副校长从“二附中的科研传统与理念”“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科研制度机制”和“科研兴校的二附中经验”三个方面分享了我校在研究型学校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果。点评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二附中能够抓住研究型学校建设的关键和核心进行探索,研究立足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规范有效的科研管理体系,将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呈现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真正做到用研究推动教师成长。
本次交流研讨活动旨在促进北京市研究型学校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来自西城、丰台、石景山、房山、燕山的学校校长、项目负责人和北京市教科院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打造研究型学校,推动科研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2、学生发展中心陈颖主任在西城区“双新”项目劳动教育成果专场交流研讨活动中做交流发言
6月14日(星期三)上午在西城教科院礼堂,举办了西城区“双新”项目劳动教育成果专场交流研讨活动,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陈颖老师应邀做《自我赋能型高中劳动教育实践探索》交流发言。陈颖主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途径等方面概述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并从“深研时代特征,树立发展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观”、“引领教育前沿,构建符合双新理念的深度学习设计”和“细察学情特点,达成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育人功能”三个方面以丰富案例介绍了“自我赋能型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以及实施的效果。点评专家北师大班建武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二附中劳动教育实践探索“站位高、立意远、理念新、举措实、特色明、成效好”。
3、外语组王健老师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成果专场交流研讨会做交流发言
6月16日,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北京八中举办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成果专场交流研讨会,旨在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提供参考。我校王健老师代表“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课程”开发团队应邀做《在阅读中成长——核心素养取向的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课程》交流发言。王健老师围绕课程背景、课程目标和理念、课程设计和实施、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介绍了整本书阅读课程,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核心素养取向的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课程”由我校英语组王健、张晋芳、刘力菀、张倩、叶施宏等老师开发,2022年被认定为北京市基础教育特色课程,先后获得西城区优秀课程建设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优秀课程建设成果二等奖。
4、艺术组王小莲老师在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分享会上做成果分享
7月3日下午,王小莲老师应邀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通过腾讯会议组织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系列分享Ⅱ——“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分享会”。王小莲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还舞于人,以舞育人:全员全程的高中舞蹈课程群建设》。王小莲、李煜晖、王玲、陈欢、尹芳、王健老师申报的教学成果《还舞于人,以舞育人:全员全程的高中舞蹈课程群建设》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祖平名师工作室举办专题讲座
6月21日下午,祖平老师主持的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邀请了北京大学副教授阎天老师做《中学思政和道法课程中的法律内容:问题与回应》的专题讲座。工作室的老师们带着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与阎教授深入地解读、研讨、分析、交流、分享。
6、2020年度立项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完成结题工作
艺术组陈苏君老师负责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武舞立德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于6月初完成结题申请工作,经北京市规划办审核,准予结题。
7、我校3个课题立项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
序号 |
课题负责人 |
课题名称 |
课题类别 |
1 |
杨心玥 |
高中学生家长教育焦虑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学习投入的影响:基于家校共育的干预策略研究 |
青年专项课题 |
2 |
高雪松 |
“学习进阶”视角下高中生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
一般课题 |
3 |
王丽 |
核心素养视域下跨学科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 |
一般课题 |
8、我校4个课题立项为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2023年度教育科研课题
序号 |
课题负责人 |
课题名称 |
1 |
孟 茂 |
改善家庭教养方式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行动研究 |
2 |
高雪松 |
“双新”背景下高中生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
3 |
宋 扬 |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系统构成模型的化学史教育实践研究 |
4 |
毛 旻 |
贯通培养视阈下中学传统武术立德课程实践研究 |
9、西城区教育学会第26届年度教育教学征文(微研究)评选我校多人获奖
我校有13份微研究在西城区教育学会第26届年度教育教学征文(微研究)评审中获奖,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6篇。
奖项 |
微研究题目 |
类型 |
姓名 |
一等奖 |
时评读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 |
教师个人小课题 |
任 萍 |
一等奖 |
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美文学课程改进研究 |
教师个人小课题 |
于欧阳 |
二等奖 |
PBL项目式学习在中国文化课堂上的实践研究 |
教师个人小课题 |
许 倩 |
二等奖 |
高中英语线上教学的优势策略探究 |
教师个人小课题 |
孟 莹 |
二等奖 |
关于高中生学业发展与成长指导的实践研究 |
教师个人小课题 |
张 瑜 |
二等奖 |
基于 HPS 理念的教学实践---以“行星的运动”教学为例 |
教育教学案例 |
张 瑜 |
二等奖 |
始之顺应天地、止乎浩然正气——高中太极拳跨学科思政实践学习案例 |
教育教学案例 |
毛 旻 |
三等奖 |
“双减”背景下以大观念为指导的国际部英语读写作业设计研究 |
教师个人小课题 |
江李容 |
三等奖 |
双新背景下基于教学现状的教师关键能力与提升初探——以我区青年教师武术 “双新”课程培训为例 |
教师个人小课题 |
毛 旻 |
三等奖 |
如何通过“有序”管理实现年级管理有效性的提升 |
教师个人小课题 |
郭 晶 |
三等奖 |
“全员育人”背景下提升中学后勤人员教育活动能力的实践研究 |
教师个人小课题 |
王景林 |
三等奖 |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高中双语跨学科阅读教学实践 |
教育教学案例 |
孟 莹 |
三等奖 |
在力学竞技场上赢得比赛 |
教育教学案例 |
张晓雪 |